齒輪滲碳過多和齒輪的硬化層較淺的解決方法
齒輪表面滲碳過多
由于處理不當,齒輪滲碳后的表面會出現塊狀網狀碳化物。齒輪使用時,齒輪的塑性變形能力和抗沖擊能力減小,齒根的彎曲疲勞性能減小,齒尖角變脆,容易開裂。滲碳齒輪淬火后,在磨削過程中容易產生裂紋。
1.原因分析
?。?)齒輪在固體介質中滲碳時,滲碳箱內的碳勢過高,不能任意調節。因此,滲碳溫度越高,滲碳時間越長,表層過共析程度越大。主要是含Cr和Mo的滲碳鋼,碳的擴散較慢,滲層表面碳濃度較高,滲層達到過共析成分。在冷卻過程中,滲碳體從奧氏體晶界析出,形成網狀分布。
?。?)在氣體介質中滲碳時,如果滲碳爐內碳勢過高,強滲碳時間過長,齒輪表面也會發生滲碳。
2.解決措施
?。?)固體滲碳時,為阻止高碳勢引起的滲碳過多,可采用較低的滲碳溫度或較弱的滲碳劑。
?。?)氣體滲碳時,為阻止表面滲碳過多,應在滲碳后期設置擴散階段。強滲碳擴散階段的時間可根據熱處理工藝操作。
?。?)對滲碳過度的齒輪,應在齒輪滲碳爐中進行擴散處理,或在碳化物球化退火后進行淬火。
齒輪的硬化層較淺
滲碳齒輪表面硬度低,導致表面硬化層抗剝落性能和使用壽命下降。
1.原因分析
?。?)滲碳過程中,滲碳時間太短,滲碳溫度過低,滲碳層過淺,爐內較好加熱區溫度分布不均勻,強滲碳階段和擴散階段碳勢控制不當,充油前齒輪上的油污沒有清理,充油量過大,剩余氣孔過小,造成滲碳齒輪硬化層較淺。
?。?)所選用的齒輪鋼材料和淬透性較差,淬火介質的冷卻性能不足,導致正常滲碳淬火后硬化層較淺。
2.解決措施
?。?)滲碳齒輪材料選用淬透性適合的鋼材,嚴格控制齒輪鋼的質量,并在入廠前檢查鋼材的質量標準。
?。?)嚴格控制齒輪滲碳前的表面質量、爐內負荷、爐內溫度、爐內碳勢氣氛、強滲碳擴散時間、滲碳后淬火溫度、冷卻介質等。
?。?)滲碳不足的齒輪應進行滲碳。
上一條: 機械外加工怎樣選擇毛胚?
下一條: 金屬熱處理有什么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