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屬熱處理的工藝方法和目的
1.退火
退火主要是指將材料長期暴露在高溫下,然后緩慢冷卻的金屬熱處理過程。確切地說,退火是一種材料熱處理工藝,包括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。
退火目的:
a、細化晶粒,增加力學性能,為下道工序做好準備;
b、減小硬度,增加塑性,增加切削和壓力加工性能;
c、減小冷熱加工產生的內應力。
2.正火
正火是一種熱處理工藝,將工件加熱到適當的溫度(AC3或ACCM)上面30-50℃(見鋼組織),保溫后在空氣中冷卻。正火主要用于鋼制件。正火通常用作鍛件、焊接件和滲碳零件的預熱處理工藝。對于低碳、中碳結構鋼和低合金鋼性能要求較低的,也可作為熱處理。對于一般中高合金鋼,空冷可導致整體或部分淬火,不能作為熱處理工藝。
正火目的:
a、細化晶粒,增加力學性能,為下道工序做好準備;
b、減小冷熱加工產生的內應力;
c、減小硬度,增加塑性,增加切削和壓力加工性能;
3.淬火
淬火,金屬和玻璃的熱處理工藝。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高于AC3(亞共析鋼)或AC1(過共析鋼)的臨界溫度,并保持一段時間,使整體或部分奧氏體發生1-轉變的熱處理過程,然后以高于馬氏體(或貝氏體)相變臨界冷卻速度的冷卻速度冷卻至MS以下(或MS附近等溫)。一般情況下,鋁合金、銅合金、鈦合金、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較快冷卻的熱處理工藝也稱為淬火。
金屬熱處理和淬火的目的:
淬火的目的通常是獲得高硬度的馬氏體組織。有時,在淬火某些高合金鋼(如不銹鋼、耐磨鋼)時,要獲得單一均勻的奧氏體組織,以增肌耐磨性和耐蝕性。
4.回火
回火是將淬火鋼加熱到低于奧氏體轉變溫度,并在保持1至2小時后冷卻的過程?;鼗鹜ǔ0殡S著淬火,是熱處理的最后一道工序?;鼗鸷箐摰慕M織趨于穩定,淬火鋼的脆性減小,韌性和塑性增加,淬火應力清除或減小,鋼的形狀和尺寸穩定,不讓淬火零件的變形和開裂,切削性能得到改善也可以通過高溫回火來改善。
回火的目的:
a、減少淬火過程中的變形和裂紋;
b、獲得了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。
c、增加切割性能和表面光潔度。
5.時效
時效是指金屬或合金在某些時間內發生的作用,在常溫下經過一段時間后,由于過飽和固溶體的脫溶和晶格的析出,金屬或合金的強度逐漸增加的現象
金屬熱處理的時效目的
a、減小淬火和磨削后的內應力,穩定形狀和尺寸。
b、淬火后穩定鋼件結構,減少儲存或使用過程中的變形。
上一條: 熱處理滲碳加工爐的設備簡介
下一條: 簡述預備熱處理工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