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屬熱處理需要知道的八條
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熱處理的相關的知識。
1、一分為二:材料不同、設備不同、工藝參數不同,金屬熱處理后的組織和質量也不同。即使材料牌號、設備、工藝參數都相同,由于化學成分含量上下限、熱處理溫度上下限、保溫時間上下限不同,熱處理后的組織和質量也會不同。即使化學成分含量上下限、熱處理溫度上下限、保溫時間上下限都相同,由于熱處理前期的冷熱加工的工藝、質量、組織等不同,熱處理后的組織和質量也同樣會不同。因此,出現問題后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即要一分為二。
2、兩個圖:Fe-C相圖、C曲線。Fe-C相圖是跟鋼鐵打交道的需要知識,C曲線是鋼加熱后冷卻的組織轉變圖,這兩個圖是熱處理基礎的基礎。只有掌握了這兩個圖,深入了解這兩個圖才有可能干熱處理,熱處理才能夠入門。
3、三個過程:即加熱、保溫、冷卻這三個過程。這三個過程是熱處理工藝,這三個過程的好壞決定了熱處理的質量的好壞。這三個過程理解透徹了,熱處理就算入門了。
4、四把火:即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。這四把火是比較常規的熱處理,這四把火燒的好壞,反映了金屬熱處理水平。如果這四把火燒的好就是一個熱處理技術員了。
5、五個組織:即奧氏體、滲碳體、馬氏體、貝氏體、珠光體。深刻理解了這五個組織的特點、組織形態、析出(形成)條件、性能等,熱處理技術水平才能夠得到改變。
6、六大缺陷:即氧化、脫碳、過熱、過燒、變形、開裂六大缺陷,其中在工作中比較忌諱產生過燒和開裂缺陷,因為這兩個缺陷是無法挽回的缺陷,其他四個也應該盡量減少,雖然能夠彌補,但是鮮明增加了工作量和生產成本。搞熱處理的能夠減少這六大缺陷就是一個合格的熱處理工程師了。
7、七個相變:珠光體轉變為奧氏體(P→A)、奧氏體轉變為珠光體(A→P)、奧氏體轉變為索氏體(A→S)、奧氏體轉變為屈(托)氏體(A→T)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(A→M)、奧氏體轉變為貝氏體(A→B)、馬氏體轉變為回火馬氏體(M→M回)記住這七個相變金屬熱處理就是比較好的水平了。
8、八大工藝:退火工藝、正火工藝、淬火工藝、回火工藝、表面淬火工藝、化學熱處理工藝、真空熱處理工藝、特種熱處理工藝(激光、離子氮化、PCD、CVD、離子鍍等)能夠把記住這八大工藝,熱處理就是做的比較好啦!
上一條: 齒輪滲碳后的幾種熱處理方法
下一條: 濰坊熱處理的分類以及各起到的作用